美妆头条

全球美妆产业新媒体

立即打开

防脱赛道“独木桥效应”破局三大路径

原创美妆头条-东曦

2025-09-22 17:21

320人看过

摘要 | 技术护城河构建、临床数据资产化‌、功效评价体系升级、精准头皮护理方案‌,共同推动防脱洗护行业实现从营销驱动到科研驱动的范式跃迁。

“防脱产品实在太多了!”

 

“90%的演讲嘉宾,都有分享防脱成分、防脱产品。”

 

这是《美妆头条》记者在“2025第三届中国个护大会”上,听到与会者“吐槽”最多的话题。

 

在中国美妆行业竞争白热化的今天,防脱发赛道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独木桥效应——狭窄的市场空间与不断涌入的竞争者形成强烈反差。

 

作为见证中国洗护行业二十年沉浮的老兵,笔者深切感受到当前防脱赛道的血腥内卷——从概念炒作到价格绞杀,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正在透支整个行业的未来。

 

《美妆头条》记者查询,截至2025年9月17日,国家药监局官网“国妆特字”防脱类产品注册批准量总数为3061,包括当前批件、历史批件、过期、注销四大类。其中,有效存量防脱特证产品(当前批件+历史批件)在2900款左右。当然,目前还有许多品牌磨刀霍霍杀进这个细分赛道。

 

 

可以说,但凡做洗护发产品的企业(品牌),基本都有涉足防脱洗护发产品。按照2024年中国防脱洗护发市场规模125亿元计算,平均每款销售额为430多万。其中最高品牌销售额超4亿元(如露卡菲娅4.5亿元、养元青4.22亿元),一小部分品牌销售额1-3亿元(如滋源防脱、Spes男士专研),大部分品牌销售额均在数千万、数百万。

 

根据《2025中国头皮健康白皮书》显示,中国脱发人群已突破2.8亿,催生出年复合增长率达23%的防脱市场。然而与市场需求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该领域产品同质化率高达67%,90%的品牌集中在侧柏叶、人参、何首乌等传统成分的微创新上。

 

这种供需失衡导致企业陷入双重困境:一方面消费者对防脱功效的诉求日益精细化,要求产品具备生发、固发、头皮养护等复合功能;另一方面,受限于技术壁垒和研发周期,多数企业只能在营销层面进行概念包装。所以,市场上出现这样一个怪相:消费者不断地在不同品牌寻找“防脱”功效,渠道上不断呈现新的防脱品牌产品。

 

某头部代工厂负责人透露:现在送检的防脱新品中,七成以上只是将现有配方换个剂型,真正具有突破性技术的不超过5%。这种结构性矛盾使得防脱赛道呈现出典型的独木桥特征:看似拥挤的参赛者,实则仅有少数能通过技术验证和临床测试的严苛关卡。

 

 

01

政策收紧:

从野蛮生长到精耕细作

 

2022年新规审批后,防脱“特证”产品断崖式下跌。

 

新规实施后,批准量骤降:2022年‌,12款(占总量5%);2023年,29款(占总量12%);2024年‌,29款(占总量12%);2025年1-9月,约50款(占总量21%),合计‌120款,市场有效存量防脱特证产品大部分是历史批件。而在“新规”实施前,“国妆特字”防脱类产品注册批准量年均110款(2019-2020)。这个供给的巨量萎缩,就是“政策收紧:从野蛮生长到精耕细作”的具体表现。

 

2024年新规“再升级”防脱产品需通过8项全项检测(如重金属、微生物、人体功效试验)及300例临床数据,导致一些中小品牌被迫退出赛道。

 

2025年9月9日,中检院发布《防脱发化妆品研究技术指导原则(试行)(征求意见稿)》(简称:原则),明确要求防脱产品需基于《化妆品监督管理条例》开展研究,重点规范功效宣称依据、原料安全性及人体试验标准‌。

 

在这个《原则》里,‌功效评价方法再升级:一是人体试验强制化防脱产品需通过至少60名受试者的临床试验,采用“60次梳发法”量化脱发量,并对比试验组与对照组数据‌;二是安全性监测试验期间需记录不良反应(如瘙痒、刺痛),并由皮肤科医生介入处理‌。另外,标签透明化需标注核心成分及专利技术,禁止虚假宣传“育发”效果‌。

 

《原则》带来三大杀伤力:一是临床数据刚性化,二是安全监测零容忍,三是标签宣传透明化。因此,当前批件中,防脱产品想要市场合规化、有核心竞争力,均需具备“国妆特字+专利+临床数据”三重认证‌。

 

《原则》进一步全面提高防脱产品市场准入门槛,新规实施后,中小品牌需投入更高成本完成临床验证,行业集中度或进一步提升

 

 

02

技术突围:

从成分内卷到临床创新

 

防脱备案的“隐形门槛”——没有侧柏叶提取物的产品,连药监局的大门都叩不开。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侧柏叶提取物成为防脱产品“充要成分”。防脱产品作为特殊化妆品,需通过严格的人体功效测试。侧柏叶提取物因其在《药典》中的历史应用记录,成为目前唯一被监管机构认可且具备完整临床数据支持的防脱成分

 

 

因此,侧柏叶提取物被称为防脱成分界的“六边形战士”。目前,98%国产防脱产品依赖该成分。数据表明,2022-2023年获批的防脱新品中,国产产品100%使用该成分,进口产品则采用金线吊乌龟根提取物等替代方案‌。

 

这一现象源于《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对侧柏叶功效的明确记载,其含有的黄酮类、挥发油等活性成分被证实具有抑菌抗炎、扩张血管等防脱机制‌。

 

某检测机构数据显示,含侧柏叶提取物的产品完成备案平均耗时14个月,远高于普通化妆品备案周期,主要有三大卡点:一是功效验证‌,需提供至少12周的毛囊细胞活性测试报告;二是安全性评估‌,需完成刺激性、致敏性等5项毒理测试;三是成分稳定性,要求提取物纯度≥90%且批次间差异<5%‌。

 

当防脱产品仍困守在“侧柏叶+人参+何首乌”的成分矩阵里,创新枯竭正在扼杀这个千亿市场的想象力。

 

尽管人参、何首乌等传统成分在民间认知度较高,但临床测试显示:生姜提取物6-姜酚可能抑制毛囊黑色素细胞活性‌,何首乌提取物缺乏人体试验数据支持,金线吊乌龟根提取物仅见于进口产品且未形成规模效应‌。

 

在药监局“传统成分优先”的审批导向下,侧柏叶提取物的垄断地位与创新成分的申报壁垒,形成防脱市场的二元悖论。成分表里躺着的还是那几味老将——防脱产品同质化困局,该被打破了!

 

2025年2月,国家药监局发布《支持化妆品原料创新若干规定》释放信号:鼓励开发防脱新成分,如人参皂苷、毛囊干细胞激活肽等新原料建立快速审评通道(如特殊化妆品备案绿色通道)。

 

但是,在当前监管环境下,企业若想突破侧柏叶单一成分依赖,需投入至少3年完成新成分的“毒理-功效-稳定性”全链条验证,大部分企业没有那个“耐心”‌。当我们的靶向缓释技术在第27次临床试验中再次延长6个月周期时,我们不得不按下停止键——广州某生物科技公司研发总监透露,这道技术天花板让公司最终放弃防脱特证申报。

 

因临床验证周期超期而被迫放弃特证申报——这种困境背后,反映出当前防脱洗护产品研发正面临临床转化周期长、数据利用率低的双重困境。其原因,是部分企业在防脱领域临床数据标准化程度不足、跨机构共享机制缺失的深层问题‌。 

 

因此,洗护头部企业开始临床数据资产布局,如与医疗机构建立脱发人群数据库,开发AI脱发诊断、评估系统(如欧莱雅3D头皮扫描仪)。

 

未来,防脱市场将呈现三大数据资产化特征:一是微生态数据资产‌,头皮菌群检测数据成为新型评估维度(如滋源微生态系列);二是‌动态监测数据‌,智能梳等IoT设备实时采集的毛囊健康数据将纳入资产体系,三是跨学科数据融合‌,中医辨证数据与西医临床数据的结构化整合。

 

 

03

 

 

结  语

防脱跨越独木桥的三种姿势

 

 

直面当前防脱赛道前所未有的独木桥效应,企业(品牌)需要从流量战争到价值深耕;想要跨越独木桥,建议以“技术攀岩者、临床筑墙者、生态协作者”三种姿势跨越防脱独木桥。

 

技术攀岩者:就是积极响应《支持化妆品原料创新若干规定》,集中企业科研资源押注原料创新,如合成生物技术制备毛囊生长因子(FGF-5),通过新原料、新技术、新功效引领防脱赛道,实现从基础研发到市场应用的垂直突破。

 

临床筑墙者:就是企业(品牌)实施临床数据资产战略布局,通过自建临床试验基地(如资生堂上海研发中心)构建核心竞争壁垒,将防脱产品验证周期从行业平均18个月压缩至9个月,其建立的10万+亚洲人头皮样本毛囊镜影像数据库,已成为行业黄金标准数据资产。

 

生态协作者:就是企业(品牌)与医疗机构共建行业标准,如环亚集团旗下品牌滋源联合丽格医院发布的《防脱白皮书》,该白皮书聚焦头皮微生态与防脱发研究,统一了毛囊密度检测标准(500nm波长±3%精度),推动防脱产品疗效评价体系从主观描述转向量化指标。‌

 

当防脱洗护产品特证红利消失,真正的竞争才刚刚开始。如今,防脱赛道竞争已从简单的资质比拼转向更深层次的科技较量。防脱洗护行业进入深水区,“技术壁垒”与“临床验证”成决胜关键。

 

技术护城河构建临床数据资产化功效评价体系升级、精准头皮护理方案,共同推动防脱洗护行业实现从营销驱动到科研驱动的范式跃迁。

文本经授权发布,不代表美妆头条立场,如若转载请联系原作者。若对文本内容有疑议,点击投诉举报。

最新评论

查看更多

优选品牌
更多

北极泉

谷雨

悠鲜

法兰琳卡

优选工厂
更多

天津尚美

科盈集团

绵花棠

诺斯贝尔

优选服务商
更多

YESER 椰氏

星业科技

庆飞包装

巨微生物

优选品牌
进入>
优选工厂
进入>
企业服务
进入>
全球美妆产业新媒体
美妆头条,全球美妆产业新媒体,是化妆品行业影响力垂直媒体。 构建产业集群生态圈,打造美妆产业赋能平台。美妆头条立足引领美妆产业进化,从思想、经营、资源等多方面推动美妆产业升级发展。
展开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我要入驻

联系我们

加入社群

关注公众号

商务合作联系电话:15920991530

邮箱:1453879133@qq.com

@美妆头条 粤ICP备15110395号-1 粤公网安备 4401102000241号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