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素药做护肤CP?”
“堂堂大厂竟然搞个激素联名款。”
“吹牛可以,但是不能害人。”
......
近日,有不少网友在小红书、抖音等社交平台吐槽,理肤泉和激素药膏联名,简直是侮辱消费者的智商。
联名激素药膏
理肤泉被骂误导消费者
起因是因为拜耳中国和理肤泉微信公众号发布了理肤泉携手艾洛松聚焦夏日肌肤三大问题,推出“危肌救急包”。
本来在化妆品行业,联名是美妆品牌营销的关键词。但是这一次,理肤泉触及到了消费者的“雷区”。
有网友表示,作为一个科学皮肤修护品牌,理肤泉竟然选择和艾洛松组CP,要知道艾洛松可是激素药膏,不知情的消费者很容易被误导,认为艾洛松和理肤泉B5霜搭配更好用,宣传产品可以,但不要有误导性。
此外,还有消费者表示,理肤泉是以敏感肌修护出名,艾洛松却是激素药膏,这样的谜之操作让人大跌眼镜,就算是去医院,医生在开激素类药的时候都会特意嘱咐。理肤泉作为大品牌,不仅没有提示,在宣传时还欲盖弥彰,简直是打擦边球误导消费者。
美妆头条记者搜索发现,在理肤泉和艾洛松的合作推文中,虽然并未直接露出艾洛松产品,但是宣传文中也未表示艾洛松为激素产品,更没有提到长期使用激素产品带给肌肤的伤害。
闻“激素”色变
化妆品变成护肤“鸦片”
百度百科显示,艾洛松通用名为糠酸莫米松乳膏,皮肤外用药,适用于湿疹、神经性皮炎、异位性皮炎等,并且该药属于糖皮质激素类药物,过敏体质者慎用,孕妇和哺乳期妇女慎用,儿童和老年人对本产品更易敏感。
在化妆品行业,可谓是闻“激素”色变。
因为如果是激素或者“糖皮质激素”及“性激素”被添加到化妆品中,由于日常用量和频率难以控制,频繁使用激素化妆品带来的恶果,就是皮肤变成“激素脸”(激素依赖性皮炎)。
兰州某三甲医院皮肤科主治医师告诉美妆头条记者,过量、长期局部使用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可能会出现刺激反应,比如皮肤萎缩、多毛症、口周围皮炎、皮肤浸润、继发感染、皮肤条纹状色素沉着等,严重者甚至会导致垂体-肾上腺功能受到抑制,引起继发性肾上腺功能不足。
我国《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年版)将63种激素成分纳入检测,并明确规定化妆品中禁止添加“糖皮质激素”、“性激素”两大类物质,以确保消费者“安全用妆”及心身健康。此外,国标GB 7916-1987《化妆品卫生标准》也将糖皮质激素类列为化妆品中的禁用物质。
成“黑榜”常客
监管部门重拳出击整治乱象
但是在实际生产过程中,由于激素的效果显著,经常会被不法商家添加到化妆品中。
尤其是在面膜、儿童产品、 祛斑美白、“痘痘肌”等品类中,常被无良企业违规添加氯倍他索丙酸酯、倍他米松戊酸酯、氟轻松、地塞米松、倍他米松、曲安奈德等违规成分。
不过随着国家监管法规的不断完善与执行,相关部门加大打击“灰色地带”,在化妆品的生产经营方面的飞行检查、抽查力度不断加大。
在以往的检查过程中,就有多例因为添加激素被重罚的美妆企业。
今年6月,广东省药监局发布的一则行政处罚案件信息显示,广州某公司使用禁止用于化妆品生产的原料他克莫司生产化妆品,广东省药监局作出了罚款、责令停产停业、吊销许可证件、限制从业等处罚。
1月,广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的行政处罚决定书显示,广州中浩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因涉嫌使用禁用原料生产儿童化妆品等违法行为,被处没收违法所得65500元,罚款1035000元,共计110.05万元。
去年11月,国家药监局通报7起化妆品违法案件信息,广州市天科化妆品有限公司、广州荣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等两家广州企业上榜,涉及天科染发膏(自然黑)、世纪之谜养肤调理霜两款产品,其中世纪之谜养肤调理霜就违法添加了激素类物质地塞米松......
从监管部门的雷霆行动可以预见,对于非法添加禁用原料及可能危害人体健康的物质等严重违法行为,国家将会重拳出击。而随着相关监管不断趋严,化妆品行业已然进入了加速洗牌期,朝着更为规范化的方向发展,为美妆企业提供一个良性竞争平台,形成一个良币驱逐劣币的行业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