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美国护肤品牌Clinical Skin宣布收购法国制药和化妆品公司皮尔法伯旗下的果酸护肤品牌Glytone。Glytone由药剂师创立,融合了制药和化妆品专业知识,其产品灵感源自皮肤美容学。该品牌配方包括游离乙醇酸,可改善肤色。2002年,Glytone被皮尔法伯收购。
Glytone的品牌地位
公开资料显示,创立于1943年的果酸护发品牌Glytone以创新皮肤病解决方案而闻名。1992年,Glytone研发并生产出高效活肤的果酸产品,仅限临床医生使用。Glytone将肌肤健康和美容相结合,经过临床试验验证,产品有显著效果,且顾客可根据个人肤质,通过美容院护理和家庭护理,使肌肤得到真正有效护理。
“我们为 Glytone 在过去20年中建立的优势感到自豪,并相信加入 Clinical Skin 将使该品牌达到新的高度。”,皮尔法伯美国公司首席执行官Lisa Morris表示,“与 Clinical Skin 携手合作后,我们将致力于确保品牌的平稳过渡,使患者和皮肤科医生都能从中受益。”
Clinical Skin宣称,利用其革命性的 A.C.E. Technology®成分(一种开创性的专有抗氧化剂、神经酰胺和酶的混合物)的超强功效,其突破性产品可延缓衰老迹象,强韧皮肤屏障,效果显著。
正如Clinical Skin表示,本次收购Glytone体现了其继续致力于增强其产品组合和扩大该公司在皮肤科学护肤领域的影响力的决心。
药妆的市场魅力
Precedence Research 的数据显示,2022 年全球药妆市场规模预计约为 560.8 亿美元,预计到 2032 年将超过 1285.4 亿美元,复合年增长率 (CAGR) 预计为 8.7%。
消费者对制药背景或药妆渠道品牌的青睐,可以说是功效护肤市场发展的必然结果:当人们意识到外用涂抹型护肤品的局限之后,自然会偏向更权威背书、且最具性价比的功效性产品。
2019年爆火的“协和维生素E乳”就是Z世代消费者对完美的功效护肤品的理解:三甲背书、功效精简、价格十元。虽然“协和维生素E乳”最终被扒“与北京协和医院无关”,更屡屡被指夸大宣传,但不妨碍该产品在多个线下渠道仍然留有一席之地。
一般认为,跨国制药背景企业的优势在于精简高效的产品组合,长期的技术积累以及相对低廉的价格。当然,制约跨国企业进入国内市场的因素也有很多:例如药妆零售渠道的缺席、相对严格的功效监管,以及动物实验等相关规定的限制等等。
收购的真实意图
全球范围内对于环境友好和可持续发展的关注度不断提高,这也影响着药妆市场的发展方向。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倾向于选择无害化学物质、天然成分和可生物降解包装的药妆产品,以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因此,药妆品牌需要不断创新,推出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产品,以适应市场需求,并在竞争中脱颖而出。与此同时,国际药妆市场的竞争格局也在不断演变。越来越多的新兴品牌涌现,与传统大型品牌展开激烈竞争。这些新兴品牌通常更加注重创新、灵活和快速响应市场需求,具有一定的市场优势。而传统大型品牌则需要不断调整战略,提升产品的竞争力,以保持市场地位。
Clinical Skin 首席执行官 Jaime Castle 表示:“我们非常高兴地欢迎 Glytone 加入 Clinical Skin 大家庭。” “此次收购完全符合我们的使命,即继续扩大我们以科学和创新为坚实后盾的护肤解决方案的供应。Glytone 对质量和功效的承诺补充了我们自己的价值观,我们很高兴能够共同努力,进一步提升我们的产品供应”。
“我们非常高兴地欢迎 Glytone 加入 Clinical Skin 大家庭,”Clinical Skin 首席执行官 Jaime Castle 表示,“本次收购完全符合我们的使命,即继续扩大我们以科学和创新为坚实后盾的护肤解决方案的规模。Glytone 对质量和功效的承诺与我们的价值观相辅相成,我们很高兴能携手合作,进一步提升我们的产品。”
国际药妆市场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随着消费者对健康和美容的需求不断增长,科技的进步和销售渠道的多样化,以及对环境友好和可持续发展的关注度提高,将进一步推动药妆市场的增长和发展。然而,品牌竞争激烈和消费者需求多样化也将是行业面临的挑战,需要不断创新和提升产品质量,以赢得消费者的信任和支持。而这次对Glytone的收购,体现了Clinical Skin持续致力于增强其产品组合并扩大其在药妆护肤行业影响力的决心。
本文来自:IP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