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妆头条

全球美妆产业新媒体

立即打开

第三届中国中药养颜大会组了一场“高端局”!

原创美妆头条-张静

2023-12-18 17:06

875人看过

摘要 | 按下“快进键”。

 

从古至今,中药养颜都是一个“十分神奇但未被深度开发”的重要领域。

 

在国潮大行其道之际,富有东方传统韵味的“中草药”以天然、绿色的优势广受消费者的青睐,一跃成为化妆品界研究的热点和关注的焦点。

 

12月15日-17日,第三届中国中药养颜大会暨世界中联中药养颜产业分会换届大会在杭州成功举办。

 

本次大会以“拥抱变化,守正创新”为主题,汇聚医、药、妆、产、学、研等相关领域专家学者、企业代表,深入探讨新法规驱动下,中草药化妆品的基础理论研究、配方设计、产品与品牌创新发展等方面的前沿内容,旨在推动中药养颜产业的全球化发展,并进一步提升中药养颜产业的国际影响力,掀开中草药化妆品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继往开来启新篇,笃行不怠赓续中药养颜产业

中医药学有着数千年的历史传承,为中华民族的繁衍至今作出了巨大贡献,是我国最为宝贵的国粹之一。

 

浙江中医药大学副校长主温成平

 

第三届中国中药养颜大会现场,浙江中医药大学副校长主温成平在致辞中表示,中药养颜是一个充满希望和挑战的领域,中药养颜应重点围绕“药食同源”的理论,深入研究和开发具有养颜功效的中药配方。科学研究永无止境。站在新的起点上,面对新的挑战和机遇,希望行业人士继续深化对中药养颜理论的研究,探索更多有效的养颜方法,开发更多中药养颜产品。同时,也期待与全球的科研机构、企业和社会各界人士共享研究成果,共同推动中药养颜产业的发展

 

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秘书长李昱

 

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秘书长李昱也对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中药养颜产业分会近年来做出的成绩给予了高度肯定。他讲到,中药养颜产业是一个充满活力的和潜力的领域。近年来,随着人们对健康和美丽的追求,中药养颜产品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中药养颜产业分会作为世界中联分支机构的一员,不仅要关注行业的发展趋势还要推动中药养颜产业和创新发展,为人类的健康和美丽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加强与国际同行的交流与合作引进先进的理念和技术,不断提高产品的质量和效果积极联络各方,加强合作与交流,充分发挥理事会的作用为中药养颜产业的健康有序可持续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加强人才培养和团队建设为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保障,加强国际标准研制与行业一道共同研讨中药养颜标准化建设现状与发展方向,推动国际国内标准化协同发展。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适逢世界中联中药养颜产业分会换届,在本次换届仪式上,选举产生了新一届世界中联中药养颜产业分会会长和秘书长,并由世界中联国际联络部李昕雪副主任分别为苗明三会长石磊秘书长颁发会长秘书长证书。此外,杭州花凝香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上海家化联合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微谱检测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天津尚美化妆品有限公司被授牌副会长单位。

 

 

中国化妆品研发第一人、宜格集团首席科学家李慧良指出“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正是在人对“美”开始有了追求、需要的时候,“美”这个字才会有概念,才会有化妆品的产生。从护肤到彩妆,多年来开发和研究的工作都是和国人紧密相连。多年研究发现,中医药不仅是治病的学科,在保护皮肤、美化皮肤、美丽皮肤等方面都有着很大的作用。对此,他呼吁行业人士继续结合现代科技和最新研究成果不断创新和发展,深入研究和开发中药养颜领域,为用户提供更多高品质、安全有效的护肤产品,让更多的人了解和接受中药养颜这一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

 

中国化妆品研发第一人

宜格集团首席科学家李慧良

 

随后,世界中联中药养颜产业分会苗明三会长总结了分会过去几年工作,他讲到,未来仍需要加强产品的研发与创新,要在保证产品安全、有效的基础上,探索中医养生、食疗、美容相结合的领域,研发出更具针对性的个性化产品,以满足消费者的多元化需求。其次,也需要提高协会的知名度,吸引更多优秀的年轻人加入到中药养颜行业中来,共同为行业的繁荣贡献力量。

 

正如苗明三所说,随着理性护肤成为主流,美容与健康相结合的消费需求与日俱增,世界范围内纷纷掀起了回归自然的中草药护肤热潮。正是在这样的形势下,秉承着振兴民族文化,弘扬中医药学,发展中药养颜的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中药养颜产业分会于2018年9月成立应运而生。

 

世界中联中药养颜产业分会苗明三会长

 

自成立以来,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中药养颜产业分会不仅促进了中药养颜学术交流,还在产品转化、产业互动、技术创新、品牌建设等多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更是于2018年9月、2019年9月分别在郑州、上海成功举办了两届年会,学术论坛20余场,推动中药养颜产业快速发展。

厚植中华文明“瑰宝”,促进美丽产业快速发展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等 8部门曾联合制定印发的《十四五~中医药文化弘扬工程实施方案》提出了 12 项重点任务,协同推进研究开发、教育普及、保护传承、创新发展等工作。这一重要举措,将培厚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文化土壤。

 

国家“岐黄学者”

浙江中医药大学副校长温成平

 

国家“岐黄学者”、浙江中医药大学副校长温成平《中医学的使命与发展——过去、现在和未来》主题报告时表示,习近平总书记曾表示,要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坚持中西医并重和优势互补,建立符合中医药特点的服务体系、服务模式、人才培养模式,发挥中医药的独特优势。在新时代的背景下,对中医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过去,中医药学是中国的健康脊梁。现在,中医药撑起了人民健康的半边天。未来,如何建立中国特色医学体系,或许可以从中药养颜中窥探一二。

 

国家“岐黄学者”

河南中医药大学副校长苗明三

 

国家“岐黄学者”、河南中医药大学副校长苗明三国家化妆品政策、东西方审美的差异、中国色与中国形、中国妆容的发展、中药养颜学五个角度分享了《东方之美——中药养颜(学)》主题。苗明三认为,目前市场中涌现的植物源化妆品,多是由中药提取物和化学基质制成,在草本植物化妆品的基础上,以中医药理论为指导,结合了植物的天然安全性和中药的显著药疗性,用以解决不同皮肤问题,是传统中医理论与现代化妆品的完美结合,中医理论体系的特征在化妆品配方和使用中能够得到充分体现。

 

国家“岐黄学者”

江西中医药大学原副校长杨明

 

《内外兼修、形神共养与香妆研究》主题报告中,国家“岐黄学者”、江西中医药大学原副校长杨明认为,以妆养肤,内外兼修。以香养心,是为大美。杨明表示,在挖掘数据方面,要通过古籍方剂数据挖掘和成分筛选功效靶向建立中药精油数据库。在控源头方面,要进行中药精油提取技术。此外,还要明确物质基础,新技术设计化妆品合理剂型,进行风险评估与安全评价保安全。

 

中日友好医院毛发医学中心主任杨顶权

 

中草药植物提取物与很多化妆品原料也具有良好的兼容性,这些植物提取物均具有抗氧化和(或)消炎抗菌的功效,有的提取物还可以通过抑制5a-还原酶促进毛发生长,已经成为防脱育发制剂的先导药物研发源泉。在《脱发的分类治疗进展》主题报告中,中日友好医院毛发医学中心主任杨顶权讲到,植物提取物,比如丹参、苦参、人参、锯齿棕、甘草、南瓜子、绿茶、葡萄籽等在AGA药物治疗进展中都有应用。而研究表明,多种中草药中都含有促进毛囊生长的活性成分。

 

博采众长集百思,多角度全方位把脉发展方向

 

“卷研发”就是“卷未来”的今天,专利发明成为重中之重。但是很多企业在申报发明专利时,遇到不少“拦路虎”。

 

国家知识产权局医药生物发明审查部处长陈矛

 

国家知识产权局医药生物发明审查部处长陈矛表示,植物资源在化妆品中的应用研究涵盖了新原料发现、多种原料复配、制备方法、功效用途、作用机理等多个方面,确定研发项目时要注意规避己有专利壁垒。申请专利时,要基于相关的现有技术提出要解决的具体技术问题,对发明的描述要充分,实验和数据处理严谨,要能够与技术问题的解决相呼应,说明书各部分的内容与权利要求书涵盖的主题和保护范围相适应,为后期的修改和争辩提供有力支撑。

 

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陈军

 

植物提取物是指一类来源于植物的,具有一种或多种生物学功能的活性物质。近年来,以植物提取物作为主要功效成分的天然化妆品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称为化妆品全球发展一大趋势。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陈军《中药复合磷脂脂质体经皮给药研究》为主题,详细讲述了复合磷脂脂质体技术。他认为,复合磷脂脂质体技术适合递送水溶性分子龙其是大分子入皮发挥作用,目前复合磷脂脂质体人工皮肤膜和皮肤测试板均已获得发明专利授权,正在开发角蛋白脂质体人工皮肤膜。此外,在中药挥发油(精油)及萜类分子研究方面有较好的研究基础,开展了角质层内药代动力学研究发现驻留成分。

 

中国整形美容协会中医美容分会副会长刘爱民

 

中医美容,是以中医理论为基础,以具有中医特色的方法和药方为手段,通过调节脏腑功能,改善血液循环的机理,达到维护、修复、重塑人体美的目的。中国整形美容协会中医美容分会副会长刘爱民《中医美容思想与美容治疗》主题演讲时表示,中医美容治疗是根据中医美容思想,针对损容性疾病的具体皮损和患者整体状况,通过望、闻、问、切四诊综和得出辨证结论,然后制定治法和方药以及外治方法进行施治。

 

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研究员刘海洋

 

“我国拥有生物资源、文化、民族医药的多样性”,在《植物源化妆品原料的研发实践及思考》主题分享中,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研究员刘海洋表示,通过云南特色药用植物为基础,以修复皮肤屏障、抗炎、抗痤疮、色素沉着、抗衰老等为靶标,筛选获得30余种活性植物进一步复筛/活性成分。比如云南特有青剌果油恢复皮肤屏障,马齿苋提取物针对炎症性皮肤病,再比如滇重楼提取物可以缓解痤疮,山茶提取物可以缓解黄褐斑。此外,他还认为,值得开发的植物源功能性化妆品原料有活性物质、防晒剂、天然植物护肤油脂等。

 

中国中医科学院研究员王毅

 

科技创新是推动化妆品行业转型升级的关键力量,中国中医科学院研究员王毅《基于微观结构特征的光学成像技术在化妆品皮肤功效表征中的应用》主题演讲时表示,光学信息包含复杂生物样本光学性质和微观结构特征的丰富信息。分离特征敏感参量,提升识别、分类和动态观测能力,在化妆品功效评估中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广州中医药大学华南护肤品检测研发中心主任丁慧

 

植物提取物具有温和双向调节性、市场教育认可性、配伍适用性(仿植物生长)、生物相关性(化药)、筛选靶向性(蛋白、多肤、氨基酸)等优势。对此,广州中医药大学华南护肤品检测研发中心主任丁慧《特色植物原料开发与功效护肤》为主题,从植物原料开发的优势、植物成分的研发分析、植物提取物存在问题、植物原料在功效护肤上的应用四大角度,多角度、全方位阐述了特色植物原料。丁慧直言,植物提取物存在种植产地、研究技术标准化问题、功效验证、植物和中药区别、安全性和有效性问题、多引擎设计的靶向片段截取等问题。

 

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科研部部长王易芬

 

蛭类是我国的传统中药,2000多年前的《神农本草经》记载了蛭类,《本草纲目》介绍了蛭类在抗凝血方面的内容。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科研部部长王易芬《蛭类多肽与医美产品研发》主题演讲时表示,皮肤活性多肽为医美行业增加新的内涵。而蛭类多肽在化妆品领域针对痘痘、疤印、粉刺和痤疮等的功效正是对其在临床医学领域作用的扩展。

 

从中医药到中国“芯”,两大圆桌论坛共探行业和品牌未来之路

 

中草药作为中华民族的瑰宝和特色,千百年来为我们民族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承载着我国国民感性和理性的需求。如今,中草药已经成为中国走好特色化妆品之路的关键所在,更成为中国品牌从本土走向世界的战略性突破口。而对于中医药化妆品和中国特色植物原料,还有很多问题值得探讨。

 

“中医药与化妆品的融合与创新”的圆桌论坛,由世界中联中药养颜产业分会秘书长石磊主持,特邀江南大学杨成教授、郑州轻工业大学尹志刚教授、浙江中医药大学石森林教授、上海中医药大学李医明教授、天津尚美化妆品有限公司郭毅群董事长同台论道,带领与会人员开启“思想碰撞”之旅,深入探讨中医药与化妆品的融合与创新,为大家呈现了一场精彩的思想盛宴。

 

从左至右:石磊、杨成、石森林、李医明、尹志刚、郭毅群

 

此外,由上海家化联合股份有限公司研发负责人贾海东,对话中国化妆品研发第一人、宜格集团首席科学家李慧良,敏家品牌创始人尹凤媛、上海林清轩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副总裁兼首席科研官高宏旗、佩莱集团(悠宜、如薇)基础研究负责人职蕾蕾和上海创化科技服务有限公司总经理徐超,进行了“中国芯支撑的中国品牌之路”的圆桌论坛,对如何赋予品牌强势“中国芯”,帮助品牌打造产品核心竞争力,解决产品同质化问题,进行了进一步的碰撞与交流。

 

从左至右:贾海东、李慧良、尹凤媛、高宏旗、职蕾蕾、徐超

 

值得提及的是,众多理事会成员和企业代表还于17日参观了花西子全球研发中心。作为一个以“东方彩妆,以花养妆”为理念的彩妆品牌,花西子不仅传承了中国千年古方养颜智慧,且配方均源于古方化妆品。而从花西子全球研发中心就可以看出,花西子的“出圈”并不是偶然而是必然

 

乘众人之智,则无不任也;用众人之力,则无不胜也。中国中草药化妆品行业的发展任重道远,但总有人筚路蓝缕,去点亮星星之火。从第一届到第二届再到今年的第三届,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中药养颜产业分会以身作则积极发挥桥梁纽带作用,不仅一直在寻觅中草药化妆品,也一直在求索现代科技。也期待未来在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中药养颜产业分会的推动下,行业人士的共同努力下,为中国化妆品行业注入源源不竭的新动力!

 

文本经授权发布,不代表美妆头条立场,如若转载请联系原作者。若对文本内容有疑议,点击投诉举报。

最新评论

查看更多

优选品牌
更多

北极泉

谷雨

悠鲜

法兰琳卡

优选工厂
更多

天津尚美

环亚澳洲UAM

环亚那比昂

傲雪生物

优选服务商
更多

IFF健康与生物科技事业部

同康美妆

贤俊龙彩印

合众集团

优选品牌
进入>
优选工厂
进入>
企业服务
进入>
全球美妆产业新媒体
美妆头条,全球美妆产业新媒体,是化妆品行业影响力垂直媒体。 构建产业集群生态圈,打造美妆产业赋能平台。美妆头条立足引领美妆产业进化,从思想、经营、资源等多方面推动美妆产业升级发展。
展开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我要入驻

联系我们

加入社群

关注公众号

商务合作联系电话:15920991530

邮箱:1453879133@qq.com

@美妆头条 粤ICP备15110395-1号 粤公网安备 4401102000241号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