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妆头条

全球美妆产业新媒体

立即打开

“黑名单”常客因儿童化妆品添加禁用原料被罚!

原创美妆头条-唐姗颖

2023-11-27 10:21

1023人看过

摘要 | 勿让“大头娃娃”事件重现。

 

近日,江苏省药品监督管理局发布公告显示,江苏娇颜芭比化妆品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娇颜芭比”)因生产一款名叫“爱无可及婴儿草本益肤霜”(批号221004-1B),被检出含有化妆品禁用的抗真菌原料特比萘芬被行政处罚。

 

据悉,特比萘芬是一种抗真菌药物,为我国明确禁止在化妆品中使用的违禁药物,此外还有激素、抗感染类药物等禁用原料或者其他可能危害人体健康的物质在化妆品中不得添加。

 

01

本次涉事企业多次上榜“黑名单”

 

据公开资料显示,此次被处罚的江苏娇颜芭比化妆品公司在2017年成立,从事生物、医药技术开发、服务及转让;生产、销售:化妆品、日用百货、计生用品等。值得注意的是,在本次被行政处罚之前,娇颜芭比曾多次被官方通报“点名”。

(图片来源:企查查)

 

2020年7月,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组织对江苏娇颜芭比化妆品有限公司进行了飞行检查,发现其在质量管理、厂房与设施、物料与产品等方面存在多项缺陷,被责令停产整改。

 

2021年3月和5月,据江苏省药监局、四川省药监局发布的抽检信息,由娇颜芭比生产的3批次婴儿霜均含有化妆品禁用原料,涉及咪康唑、达克罗宁和新康唑。

 

2022年1月20日,娇颜芭比公司又因检出生产的童泰七草修护霜(标示批号:TTXH0319)经检验含有的氯倍他索丙酸脂不合格被要求停止经营,自查整改。中国健康传媒集团舆情监测中心也发布化妆品企业风险预警提示,娇颜芭比公司公开风险排名第二,风险类型为重点关注企业。药监局官网显示该款修复霜已经注销了备案。

(图片来源: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

 

今年11月3日,该公司又被检出添加含有化妆品禁用的抗真菌原料特比萘芬,被处以没收涉事产品及违法所得3167.50元,同时罚款人民币3.8万元。

 

近年来,这家公司多次被官方“通报批评”,却似乎并未下定决心整改。有网友表示“是不是处罚力度过于轻了。”“感觉对于企业而言都没什么影响。”

 

不过,也有企业因违规遭受重罚。

 

2021年,5个月大的孩子使用了含有氯倍他索丙酸酯激素的“益芙灵多效特护抑菌霜”后出现脸部肿大的现象,并伴有发育迟缓、多毛等症状。生产厂家为位于福建漳州的欧艾婴童健康护理用品有限公司。

(使用了不良产品的婴儿图示)

 

据相关信息显示,2021年1月7日,魏文锋曝光了使用“益芙灵多效特护抑菌霜”导致孩子成了“大头娃娃”事件。1月17日,漳州市卫健委确认两款“欧艾抑菌霜”含有氯倍他索丙酸酯。1月18日,公安机关已立案侦查,并对相关嫌疑人采取刑事强制措施。涉案公司已于2021年1月被吊销了营业执照。

 

此外,广东省药品监督管理局《行政处罚决定信息公开表》显示,广州市敦*化妆品有限公司生产未经注册的特殊化妆品被禁业10年,同时该企业法定代表人和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也被终身禁业。根据公开信息,2022年以来,该公司至少被公开点名通报4次,罚款金额近百万元,据天眼查显示,该公司已于今年8月被注销。厦门香普洱日化公司因从事无证生产儿童化妆品,公司法定代表人谭某被处以终身禁止其从事化妆品生产经营活动。

 

02

激素、抗感染类药物等国家明确不可添加

 

为牟取私利,部分企业在儿童抗(抑)菌制剂中添加激素、抗生素、抗真菌药物等禁用物质,在消费者不知情的情况下给宝宝长期使用,可能会产生代谢混乱、抑制儿童生长发育,甚至会严重危害孩子的身体健康。

 

2022年1月1日起施行的《儿童化妆品监督管理规定》明确表示,儿童化妆品配方设计应当遵循安全优先原则、功效必需原则、配方极简原则,并规定儿童化妆品应当从原料的安全、稳定、功能、配伍等方面,结合儿童生理特点,评估所用原料的科学性和必要性,激素、抗感染类药物等禁用原料或者其他可能危害人体健康的物质不得添加。

 

美妆头条整理资料发现化妆品中不能添加激素、抗感染类药物等禁用原料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

 

1. 长期使用带来健康风险。长期使用激素、抗感染药物对人体健康产生不利影响。而儿童和青少年身体和内分泌系统更敏感和易受影响。

 

2. 激素、抗感染类药物等使用需要医生进行监督。激素、抗感染类药物通常用于治疗特定皮肤问题,需要医生的监督和合理的用量控制。

 

3. 法律法规的限制。除了我国,许多国家,包括美国和欧盟,激素在化妆品中的使用都受到了法律和监管的限制,以保护消费者的健康和安全。

 

据调查,娇颜芭比公司曾被检出的禁用原料咪康唑为抗真菌药物,是用于皮肤真菌感染等疾病,如果长期使用可能导致的不良反应有皮肤过敏、胃肠道反应、肝损害等,也可能对神经系统、免疫系统等造成危害。而达克罗宁是一种神经抑制类药物,如果长期使用,可能会出现皮肤过敏、药物依赖性等现象,此外,药物对神经的抑制作用可能会影响中枢神经系统,导致头痛、头晕等反应。

 

而氯倍他索丙酸酯一般指丙酸氯倍他索乳膏,是一种超强效糖皮质激素,中日友好医院副主任医师龚新宇公开表示,婴儿长时间持续外用超强效糖皮质激素,皮肤大量吸收,可能会导致发育迟缓、多毛、脸肿大、水牛背等症状,还可能会使机体抵抗力下降,引发感染。

 

此次检查出来的特比萘芬是一种抗真菌药物,为我国明确禁止在化妆品中使用的违禁药物。

(特比萘芬概述图)

 

国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化妆品技术中心副主任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激素就类似于“皮肤鸦片”,涂上舒服,但长期、大量的接触就会产生依赖。因为激素会破坏皮肤正常的新陈代谢,抑制细胞活力,使角质层变薄,同时破坏皮肤微生态平衡,损坏皮肤屏障功能,使得皮肤越来越敏感,免疫力下降。

 

婴幼儿是极为特殊的一类群体,他们的皮肤结构不完整,角质层和皮脂膜发育不成熟,皮肤屏障功能极为薄弱,吸收速度快,抵抗力差,皮肤娇嫩敏感,很容易产生各种过敏性皮肤炎症,甚至影响身体其他机能。

 

03

企业应遵守法律法规,助力行业健康发展

 

随着消费者对化妆品质量和安全的关注不断增加,化妆品行业近年来备受关注。化妆品法律法规的实施日趋完善,各地都在加强对于违法违规企业的打击力度,化妆品企业也面临着更高的行业标准和道德责任,需要更多关注产品质量和原料来源。然而,面对市场的混乱和违规现象屡禁不止,监管成为行业发展的关键挑战之一。

 

那么既然国家明确不可添加,为什么市场上还会流通此类产品呢?一位不愿具名的行业人士告诉美妆头条,一方面而言是企业在产品送样备案上可能钻了空子,涉嫌虚假备案;另一方面,由于消费者对于产品的期望功效停留在“见效快”这一观念层面,加上国家处罚力度不够,让部分企业“铤而走险”,赚快钱,在生产的化妆品中添加不合规的原料。

 

今年8月,为规范和指导儿童化妆品注册和备案工作,保障儿童化妆品使用安全,根据《化妆品监督管理条例》《儿童化妆品监督管理规定》等相关法规要求,中检院制定了《儿童化妆品技术指导原则》。

 

企业应该主动遵守《儿童化妆品监督管理规定》条例,儿童化妆品配方设计应当遵循安全优先、功效必需、配方极简的原则。如果一味地追求利益,势必给消费者、行业甚至社会带来极大的伤害。

 

随着法律法规的不断完善,国家对于企业的监督,对违法违规行为的打击,相信美妆行业能够健康发展,这之中也离不开企业的自我监督,和消费者的理念的转变。除了企业要自觉遵守法律法规,坚守法律红线之外,消费者也要擦亮双眼,如果一味追求“见效快”的产品,极有可能购买到的就是含有激素或者违规药物的产品。

 

04

小结

 

近年来,为了规范化妆品行业健康发展的秩序并推动行业向更良性的方向发展,监管趋向上游并加大惩戒力度成为常态的趋势正日益凸现,不仅仅是婴幼儿化妆品的管理在收紧,整个化妆品行业的监管都在趋严。事实上,无论是出台相关法规政策,还是频繁地抽样检查儿童化妆品成分安全,都预示着国家监管部门儿童化妆品的管控力度将不断加大。作为生产儿童化妆品的企业,无论是考虑到大众健康,还是自身企业生存发展,都应该将自身企业发展目标放长远,将安全性摆在化妆品生产的第一位。

 

文本经授权发布,不代表美妆头条立场,如若转载请联系原作者。若对文本内容有疑议,点击投诉举报。

最新评论

查看更多

优选品牌
更多

北极泉

谷雨

悠鲜

法兰琳卡

优选工厂
更多

天津尚美

绵花棠

环亚那比昂

诺斯贝尔

优选服务商
更多

IFF健康与生物科技事业部

同康美妆

贤俊龙彩印

合众集团

优选品牌
进入>
优选工厂
进入>
企业服务
进入>
全球美妆产业新媒体
美妆头条,全球美妆产业新媒体,是化妆品行业影响力垂直媒体。 构建产业集群生态圈,打造美妆产业赋能平台。美妆头条立足引领美妆产业进化,从思想、经营、资源等多方面推动美妆产业升级发展。
展开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我要入驻

联系我们

加入社群

关注公众号

商务合作联系电话:15920991530

邮箱:1453879133@qq.com

@美妆头条 粤ICP备15110395-1号 粤公网安备 4401102000241号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