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广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普通化妆品备案问答(四十三期)》,对“新原料的使用应注意哪些技术要求”、“使用了新原料的产品,检验报告应注意什么”、“儿童产品能否使用尚在安全监测期的新原料”等问题做了解答。
解答指出,新原料使用应满足公示的注册备案信息中《化妆品新原料技术要求》关于该原料安全使用量(化妆品使用时的最大允许浓度)、使用目的、原料适用和使用范围、其他限制和要求、警示用语等要求。产品使用尚在安全监测中的化妆品新原料,应提交该产品的毒理学试验报告。
解答强调,儿童化妆品配方设计应当遵循安全优先原则、功效必需原则、配方极简原则,应当选用有长期安全使用历史的化妆品原料,不得使用尚处于监测期的新原料。
众所周知,自2021 年5 月1 日《化妆品新原料注册备案资料管理规定》实施以来,新原料获批速度不断加快、数量不断增长:2021年新增备案、2022年猛增至42个,截至2023年7月26日新增备案已有29个,累计达77个。
植物原料、多肽原料等多种化妆品新原料的出现,让产品的原料选择和配方设计有了全新的思路。但是,这些新的原料的出现对于儿童化妆品来说“风险”太大!因此,在2022年1月1日起施行的《儿童化妆品监督管理规定》中明确规定:儿童化妆品不得使用尚处于监测期的新原料!
01
原料添加有规定,儿童使用更严格
美妆头条记者查阅资料后发现,在《儿童化妆品监督管理规定》中是这样定义的“儿童化妆品是指适用于年龄在12岁以下(含12岁)儿童,具有清洁、保湿、爽身、防晒等功效的化妆品。”
而在《化妆品分类规则和分类目录》中,更是对儿童化妆品进行了“标准分龄”。
另外,《儿童化妆品技术指导原则》征求意见稿中对原料的选择提出要求,儿童化妆品配方设计应当遵循安全优先原则、功效必需原则、配方极简原则。
一是应当选用有长期安全使用历史的化妆品原料,不得使用尚处于监测期的新原料,不允许使用基因技术、纳米技术等新技术制备的原料,如无替代原料必须使用时,应当说明原因,并针对儿童化妆品使用的安全性进行评价。
二是不允许使用以祛斑美白、祛痘、脱毛、除臭、去屑、防脱发、染发、烫发等为目的的原料,如因其他目的使用可能具有上述功效的原料时,应当对使用的必要性及针对儿童化妆品使用的安全性进行评价。
三是应当尽可能不用或者少用香精或者香料,不建议使用成分复杂的可能含有26种致敏性组分的原料作为芳香剂。
除此之外,儿童化妆品的配方研发应当减少配方所用原料的种类。例如,儿童防晒化妆品中的原料添加——防晒剂种类。原则上化学防晒剂种类不得多于3种(不含3种)且使用量应当低于成人用量,二氧化钛、氧化锌同时作为防晒剂或其他目的使用时,其总使用量不得超过25%,且SPF值不宜高于30。
(小红书网友分享儿童防晒产品)
目前,有关儿童化妆品的法规依据已经有将近十条。《化妆品监督管理条例》《儿童化妆品监督管理规定》《国家药监局关于发布儿童化妆品标志的公告》《儿童化妆品技术指导原则(征求意见稿)》等法律法规都对儿童化妆品进行了从原料到配方,从生产到销售的多方面的具体规定。
02
新原料尚“青涩”,旧原料更“成熟”
哪种原料属于“新原料”呢?化妆品新原料,是相对于“已使用的”、“旧的”而言的。已使用过的原料,有过使用历史,若没有出现安全方面的问题,是相对安全的。而“新”的,尚无安全使用历史,在管理方面会更加严格。
在美妆产业的“原料战争”中,各企业为了增强产品竞争力,以独一份的备案原料来体现自身的研发能力。但是这些尚在安全监测中的化妆品新原料,为何不能在儿童化妆品中使用呢?
根据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发布的《化妆品注册备案管理办法》中第十九条的规定:“已经取得注册、完成备案的化妆品新原料实行安全监测制度。安全监测的期限为3年,自首次使用化妆品新原料的化妆品取得注册或者完成备案之日起算。”
在监测期限内,化妆品新原料可以用于生产化妆品。但是每满一年,需要提前30个工作日向国家药监局提供相关的汇总、分析报告,主要是针对化妆品新原料的使用和安全情况进行说明。在3年监测期后未发生安全问题的化妆品新原料,纳入国务院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制定的已使用的化妆品原料目录。
新原料的成分、功效、不良反应等,仍处于开发阶段。被发现类似原料产生不良反应或群体不良事件,或者被发现与安全性有关的情况,都是未知数。在3年监测期,其还存在被撤销注册或取消备案的风险。而相比于不稳定的新原料,旧原料的技术和性能都已有长久的研究记录。经过长时间的群体使用与科学研发,旧原料成分的使用更成熟也更稳定。
前文提到,儿童化妆品应当遵循安全优先的原则。使用已知不安全的原料会直接导致产品产生安全问题,而使用未知安全性的原料(包括新原料)则会给产品带来安全性风险。所以,相比于有可能出现未知不良反应的风险系数较高的新原料,选择和使用旧原料更适合儿童化妆品的生产前提。
根据沙利文预测,儿童化妆品2026年销售额将达到492.7亿元,年复合增长率7.7%,发展潜力巨大。根据Euromonitor调研显示,儿童护肤品的国内市场总额在2018年已经达到约197亿人民币,并以15%的年增长率持续增长,此速度领先于成人护理品市场12.3%的增长率。
国内常见的儿童化妆品品牌有薇诺娜宝贝、启初、松达、海龟爸爸等。这些占据儿童化妆品市场大份额的品牌旗下热卖产品中,常见的牛奶、马齿苋、金盏花、维生素E、小麦胚乳、坚果籽油和山茶籽油等热门成分。这些原料成分都是经过长期的定期检验、跟踪观察等安全检测。所以品牌使用这些旧原料,能够最大程度地保证产品的安全性和稳定的安全系数。消费者才能信任品牌,放心购买产品。
03
小结
针对儿童肌肤不同年龄、不同群体推出差异化产品,才能满足消费者的需求,提高儿童化妆品庞大的儿童人口数量,孕育着巨大的儿童洗护需求。当然,市场上也有越来越多的儿童化妆品品牌“入局”。在原先国际婴童护理品牌、中国本土传统儿童护理品牌的“大盘”下,中国儿童化妆品市场出现了越来越多的“新锐”品牌,如启初、红色小象、戴可思、兔头妈妈、海龟爸爸等。这些“新锐”品牌紧抓婴童洗护的“专业化、细分化、功效化”市场需求快速破圈、超越、强势崛起。
如今80、90后新生代父母作为婴童洗护用品主流消费群体,TA们的消费观念彻底改变——追求专业与高品质的“优育优养”, “天然、健康、安全、有效”的婴童洗护消费升级趋势日益高涨,这无疑对婴童洗护的源头——原料,提出更加“严苛”的要求。随着美妆产业大环境变化下,行业也从基础需求向专业化、精细化和功效化发展。原料作为一款产品的基础,选择合适安全的原料成分,针对儿童肌肤不同年龄、不同群体推出差异化产品,才能满足消费者的需求,提高儿童化妆品品牌的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