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上半年,美妆投融资市场仍然处于艰难的转折阶段。
不过,尽管投资相比之前明显降温,但市场仍然存在一些积极的信号。在一些细分赛道中,依然不断有大额的单笔融资。比如国内领先的蛋白技术平台「引加生物」获得近亿元A轮融资,光驱动合成生物企业「光玥生物」获得近亿元Pre-A轮融资,医美服务提供商「拼容颜」获得8600万A+轮融资,洗脸品牌「洗脸医森」获得5000万元天使轮......
2023年下半年第一个月,美妆投融资市场表现如何?有多少家相关企业获得了投资者另眼相看,它们到底有哪些“过人之处”?
01
外资品牌占大头
本土企业紧随其后
众所周知,投融资是观察美妆市场未来走向的一个很具体的切面。资本流向、前瞻性的消费趋势,皆可窥探一二。
据《美妆头条》新媒体不完全统计,2023年7月份美妆行业共发生13起相关企业投融资案例,融资金额超3亿元。
其中,国外品牌有7家获得资本青睐,男士护肤品牌「Stuff」获得140万美元(约合人民币1003.03万元)的融资。DTC个护品牌「Clensta」宣布获得900万美元(约合人民币6447.96万元)融资,由TradeCred和阿联酋王室领投。专注于色素沉着的美国临床医学护肤品牌「Lion Pose」获得300万美元(约合人民币2149.44万元)的融资,印度个护品牌「Minifeel 」在由 100X VC 领投的种子轮融资中筹集了 3 千万卢比(约合人民币261.29万元)......
值得注意的是,在7月份美妆相关重要投/融资事件中,本土企业紧随其后占据6席。
浙江崇山生物制品有限公司宣布控股成立的合成胶原项目子公司已完成超千万元天使轮融资;纯净彩妆品牌「RED CHAMBER朱栈」已完成数千万元融资;出海个护品牌TYMO宣布完成数千万元A轮融资......
02
国外最大一笔超6400万元
国内拿下6000万元
DTC,全称 Direct To Consumer,直译为直接面向消费者。疫情发生以来,越来越多的美妆美妆品牌通过直面消费者的方式来推动销售,促使很多品牌向DTC转型。
这种舍弃传统的层层分销模式,在生产、营销、销售、反馈等环节上直接与消费者展开互动自然得到了资本的追捧。DTC个护品牌「Clensta」就在7月份拿下了最大一笔融资金额900万美元(约合人民币6447.96万元),由TradeCred和阿联酋王室领投。
据悉,「Clensta」由Puneet Gupta和Mitesh Shah于2016年创立,提供保健、护发、护肤等个护产品。除了独立站,Clensta还通过Nykaa、Amazon、Flipkart以及其他20多个电商平台销售产品。最新披露的2023财年业绩报告显示,「Clensta」净收入为3.5亿卢比,GMV为10亿卢比。
而仅三生物则拿下了国内企业最大一笔,完成6000万人民币天使轮融资,投资方为中信国际投资控股,投后估值4亿人民币。
作为一家合成生物医药原料研发商,是集研发、生产、销售于一体的综合性生物科技公司,仅三生物专注“麦角硫因”细分赛道,致力成为“麦角硫因”B端原料的龙头企业。面向国内外大健康和大美丽市场,仅三生物满足膳食补充剂等健康类产品品牌方和功能性护肤品品牌方的原料需求。
03
原料、检测受欢迎
纯净、个护成热词
原料是整个化妆品行业的源头,也是化妆品产品创新不可规避的话题。掌握源头主动权,是中国美妆企业构建“护城河”的重大举措。
近些年来,为了形成完整供应链,不被“卡脖子”,越来越多的中国本土美妆企业意识到原料研发创新的重要性,开始将研发重点放在原料端,通过开发独家核心功效原料,谋求突围与“话语权”,来与国际品牌一较高下。
作为化妆品研发生产基础的原料,在7月份就成为了吸金赛道。
除了专注“麦角硫因”细分赛道的仅三生物,拿下国内企业最大一笔6000万人民币天使轮融资。崇山生物控股成立的合成胶原项目子公司完成超千万元天使轮融资,由北京美瓒投资等3家机构投资,所募资金将主要用于加速推进合成人源全功能性胶原研发和生产。此外,人工智能养殖微藻原料的全球供应商德和生物也完成数千万元的B轮融资。
除了原料领域,纯净、个护、检测也成为7月份的本土企业的关键词。
以底妆和膏类色彩为主营产品的纯净彩妆品牌RED CHAMBER朱栈完成数千万元融资,由新宜资本领投,水羊股份跟投,老股东普曼创投持续追投。据悉,RED CHAMBER母公司成立于2020年,但该品牌正式亮相是在2021年。
上海泰陌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推出的面向全球市场的个护科技品牌TYMO也宣布完成数千万人民币A轮融资。目前,品牌旗下已涵盖直发、卷发、热风梳和高速吹风机等多个主力产品系列,并成功销往全球 50+个国家与地区,累计出货超过数百万台,营收规模连续3年年均复合增长率超100%。
此外,斯坦德也在7月份顺利完成C轮融资,由弘晖基金、金浦投资、元山基金、青岛高新创投等共同投资。据公开资料显示,斯坦德集团成立于2014年,是一家以生物医药及生命科学领域为核心,深耕生态环境、综合贸易、创新服务等专业领域的综合性、多元化检测研发机构。
03
长坡厚雪
赛道需要冷思考
如果要每年从美妆行业找一个融资关键词,那么2020年是逆势增长,2021年是喜忧参半,2022年就是降“虚火”吹“冷风”,2023年则是长坡厚雪。
2021年7月,美妆赛道投融资金额超25亿元。男性护理、零售连锁、口腔护理等品类都是曾经备受资本青睐以及行业热议的重要赛道。2022年7月份,美妆市场融资方面好像按下了暂停键遭遇滑铁卢式下滑,仅3家美妆相关企业完成融资。进入2023年以来,虽然疫情阴影散去,但是还留在美妆赛道的投资人,大多也趋于理性更注重长期的发展潜力。
近几年来,更多钱、资源以及优秀人才涌入美妆行业,促进了行业繁荣,也一定程度上促使了泡沫的产生。而疫情的发生不仅加速了行业拂清泡沫的时间,资本也由过去的狂热变为如今的克制理性。
不过投资人视角的转变,或许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警示美业人。对美妆行业而言,与其将发展寄托于资本,倒不如在打磨企业模式、培养核心能力、打造供应链系统等方面多修炼内功。毕竟美妆市场是一个坡长雪厚的赛道,虽坡道很长,但希望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