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缺陷产品管理中心发布的一则召回通告显示,因为存在烫伤皮肤风险,新基石(深圳)科技有限公司将召回18万台初普牌第一代Stop Eye家用射频美容仪。
此前,初普美容仪就被传存在温升超过标准限值的问题,此次又召回18万台美容仪,让很多网友不禁怀疑,美容仪真的要变成毁容仪了?
01
或存皮肤烫伤隐患
高达18万台
根据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通告显示,新基石(深圳)科技有限公司按照《消费品召回管理暂行规定》的要求,主动向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报告了召回计划,将自即日起,召回2020年3月至2021年9月期间进口的初普牌第一代Stop Eye型号家用射频美容仪,涉及数量为182215台。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缺陷产品管理中心对此次初普美容仪召回理由为,产品在使用过程中,可能因长时间停留在同一位置,或过于缓慢移动,出现设备探头温度过高现象,极端情况下存在皮肤烫伤的安全隐患。
与此同时通告也显示,新基石(深圳)科技有限公司将通过电话、短信等方式主动通知消费者,用户可登录初普(中国)官方网站查看持有产品是否在受影响范围内,或通过客户服务热线(4006998200)进一步了解情况。同时,该公司也将为消费者免费维修,增加温控器,并在官网发布产品安全使用视频,以消除安全隐患。
初普天猫旗舰店客服告知美妆头条记者,第一代Stop Eye家用射频美容仪是安全而有效的,目前没有收到任何消费者在正确使用仪器的情况下而造成肌肤不良反应投诉。而为“第一代Stop Eye家用射频美容仪”增加温控器,是此次召回计划的核心工作。目的是进一步提升用户体验,防止消费者的错误使用可能带来的风险。确保消费者在使用该款仪器时,能够得到更全面的使用引导和更安心无忧的使用体验。
随后记者在小红书平台发现,有很多消费者分享被初普美容仪烫伤的案例,并表示自己被品牌官网拉黑删评论。而此前,#网红美容仪致烫伤#、#京东下架致烫伤网红美容仪#等话题就曾冲上微博热榜,里面就包含初普产品。
02
硬伤不断
频频翻车
中国庞大的消费群体、较高的消费水平以及逐渐壮大的年轻消费者,进一步推动了家用美容仪市场持续走红,但背后却暗潮涌动,硬伤不断。
早前,初普就曾因为涉嫌虚假宣传问题,导致李佳琦在直播间和微博上进行了一次回应,更连累李佳琦所在的美腕(上海)网络科技有限公司,被上海市长宁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做出行政处罚,罚款人民币30万元。而“连续6年销量第一”的网红美容仪品牌Ulike也曾因“低俗擦边球”遭深圳市监管部门立案查处,引起消费者争议。
除了营销翻车,美容仪的产品质量问题也愈发受人关注。上海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曾发公告称,经抽检发现32批次美容仪不合格,多款网红产品中招。央视新闻《每周质量报告》中曾表示,大多数家用美容仪质量堪忧。家用美容仪在使用时与皮肤直接接触,如果按摩头或手柄的金属镀层中有害物质超标,就有可能存在健康安全风险。
此外,也有皮肤科专家表示,我国约有20%左右的人对镍过敏,而美容仪的使用频率足以导致镍过敏人群出现不同程度的过敏症状。
03
监管进一步收紧
行业大洗牌
因为家用美容仪这类产品处于医疗器械与家用电器之间的灰色地带,其效果不要求临床验证,所以市场前景虽然广阔,但较为混乱。
面对这一现象,相关部门也逐渐调整政策提高门槛。去年,国家药监局曾发布一则关于征求《射频美容类产品分类界定指导原则》(征求意见稿)意见的通知。
今年3月底,国家药监局又发布“关于调整《医疗器械分类目录》部分内容的公告(2022年第30号)。公告指出,对于射频治疗(非消融)设备中射频治疗仪、射频皮肤治疗仪类产品,自公告发布之日起,可按《医疗器械注册与备案管理办法》(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令第47号)的规定申请注册。自2024年4月1日起,射频治疗仪、射频皮肤治疗仪类产品未依法取得医疗器械注册证不得生产、进口和销售。
此次类目的调整可以明显看出,国家相关本部门将射频治疗仪、射频皮肤治疗仪调整为按第三类医疗器械监管,正是缩紧美容仪的监管范围。可以预见,随着强监管模式的开启,美容仪行业已经迎来大洗牌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