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妆头条

全球美妆产业新媒体

立即打开

2371亿!欧莱雅前三季营收全线增长,继续加注中国市场

原创美妆头条-梁玲

2023-10-23 09:43

1653人看过

摘要 | 冲向3000亿。

 

继宝洁之后,又一美妆巨头发布了最新财报。

 

今日(10月20日)凌晨,欧莱雅集团公布了2023年第三季度最新财报。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9月30日前三季度,欧莱雅集团实现销售额305.77亿欧元(约合人民币2371.09亿元),同比增长12.6%;其中,第三季度实现销售额100.03亿欧元(约合人民币775.68亿元),同比增长11%。

 

 

从整体的财报来看,欧莱雅集团依然保持着强劲的增长。虽然包括中国区在内的北亚地区增速却有所放缓,但中国市场依然是欧莱雅集团接下来的布局重点。

 

01

四大事业部实现全线增长

 

梳理欧莱雅近5年同期的业绩来看,今年前三季度的2371.57亿元销售额为近5年新高,全年有望冲破3000亿元。

 

 

欧莱雅集团旗下共分为专业美发产品部(Professional Products)、大众化妆品部(Consumer Products)、高档化妆品部(L'Oréal Luxe)、皮肤科学美容部(L’Oréal Dermatological Beauty)四大部门,今年前三季度均取得了增长。

 

 

收入最高的依然是大众化妆品部,前三季度销售额为114.58亿欧元(约合人民币888.51亿元),同比增长14.5%,增速位列第二。该部门不仅实现了线上线下以及产品价值和数量之间的平衡发展,还在欧洲继续保持了强劲的增长,墨西哥、巴西和印度的表现也尤为强劲。

 

从品牌来看,该部门所有的主要品牌和类别均实现两位数增长。其中,美宝莲、巴黎欧莱雅和NYX推出的新产品都带动了彩妆业务的发展,与热门电影《芭比》的合作也带动了上述品牌及产品的销量。

 

其次是高档化妆品部,前三季度销售额为107.85亿欧元(约合人民币836.32亿元)。在YSL、Prada、华伦天奴等高端品牌的突出表现下,该部门彩妆、护肤和香水业务均取得不同程度的增长。然而,该部门却以6.1%的增速排名最后。

 

欧莱雅表示,高档化妆品部在所有地区均实现两位数增长,但不包括亚洲旅游零售业务,该业务受到了代购政策变化的负面影响。而中国大陆市场该部门虽然表现优于整体,但市场复苏速度慢于预期。

 

另外,在四大部门中,表现最为优异的莫过于皮肤科学美容部了,以28.7%的增速领涨四大部门,销售额为49.11亿欧元(约合人民币380.82亿元)。财报表示,这得益于高度互补的品牌组合及其长期领先的皮肤科学配方,这个部门在全球所有地区均取得了不错的增长,尤其是在中国大陆地区。

 

其中,得益于Effaclar系列、修护面霜、大哥大防晒产品的推动,理肤泉品牌增速排第一位;适乐肤品牌在北美及世界各地区均实现两位数增长。而皮肤科学美容事业部也是欧莱雅集团连续三年增速最快的业务,旗下有理肤泉、薇姿、适乐肤、修丽可、DECLÉOR等品牌。

 

专业美发产品部也同样取得了显著的增长,前三季销售额为34.34亿欧元(约合人民币266.29亿元)。其中,在中国、印度和美国同比增长稳步加快,业绩主要由卡诗、巴黎欧莱雅沙龙等品牌的持续增长推动。通过成功推行全方位渠道战略,专业美发部门也在所有分销渠道实现了增长。

 

02

北亚区增速放缓,原因直指“代购”

 

从地区来看,今年前三季度欧莱雅五大销售区域均实现了业绩增长。

 

其中,欧洲市场、北美市场、SAPMENA-SSA5市场(包括南亚太、中东、北非和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地区)、拉美市场前三季度增速都保持了两位数增长,分别达17.6%、12.6%、23.6%、24.4%。

 

 

中国所在的北亚地区增速最慢,前三季度增长仅为1.3%,销售额为76.98亿欧元(约合人民币596.94亿元),第三季度销售额为20.45亿欧元(约合人民币158.58亿元),同比下滑4.8%。

 

对此,欧莱雅在财报中表示,这是因为代购政策的变化,北亚地区前三季度旅游零售业继续受到影响。

 

而在今年欧莱雅公布半年报中,就体现出了包括中国和韩国两大消费大国在内的北亚市场表现不佳,销售额增长了5.9%,不及预期的9.5%。彼时,欧莱雅就将其原因归为,代购业务的放缓对其旅游零售渠道销售造成了压力。

 

此外,在众多国际品牌今年的财报中,也将在中国区的业绩下滑原因归结为“代购”。例如,拜尔斯道夫集团旗下的莱珀妮品牌就在今年的半年报中明确指出“代购”对品牌的业绩影响。

 

据了解,由于代购产业偷税漏税、假货等乱象层出不穷,严重侵害消费者和品牌们的权益,干扰了整个市场的秩序。因此,中国政府出台了打击治理离岛免税“套代购”的措施。今年5月,公安部、海关总署更是部署开展“护航2023”联合专项行动,严厉打击海南离岛免税“套代购”走私。

 

而随着打击“套代购”系列监管的不断收紧,一部分品牌的销售额也由此下滑。但是不少美妆巨头均表示,从长期来看这是利好于品牌的价格体系的,LVMH更是公开表示要严厉打击代购行为。可见,代购的影响对不少国际美妆大牌而言虽然会存在一段“阵痛期”,但是并不会影响它们对中国市场的信心。

 

03

继续加注中国市场

 

作为全球第二大化妆品市场,欧莱雅仍对中国区的销售市场寄予厚望。

 

欧莱雅集团董事长让-保罗·安巩曾在公开采访时表示,中国是世界经济的稳定器和全球消费市场的加速器,是创新概念的实验室和最新营销实践的试验场,也是欧莱雅最具战略意义的增长引擎之一,投资中国就是投资未来。

 

而针对今年前三季度中国区的业绩,欧莱雅集团首席执行官叶鸿慕也表示,尽管中国大陆美容市场复苏放缓以及亚洲旅游零售业务调整,欧莱雅依然保持了两位数的增长步伐。“我们之所以能做到这一点,要归功于我们广泛的区域布局、成功的产品创新以及敏捷地将投资分配到增长最快的领域的能力。”

 

自2021年上海正式升级成为欧莱雅北亚区总部后,致力于让中国大陆市场加速成为集团全球第一大市场的欧莱雅动作频频。

 

例如,2022年7月,欧莱雅为旗下TAKAMI品牌开设天猫旗舰店,而后还在中国连开三家线下店。2022年,欧莱雅将旗下高端品牌Carita正式引入中国市场,并在同年9月完成了对中国香氛品牌闻献的少数股权投资,这也是欧莱雅中国旗下上海美次方投资有限公司在中国的首个风险投资。

 

今年8月,欧莱雅斥巨资收购伊索品牌更是被号称为“欧莱雅史上最大收购案”,而这也被视为未来欧莱雅持续进军中国高端市场一大“王牌”。就在上个月,欧莱雅中国宣布对中国创新型生物科技公司深圳杉海创新技术有限公司进行少数股权投资,投资额或达数千万元。

 

此外,从今年欧莱雅一系列的人事变动中,也能看出欧莱雅要进一步发力中国市场。今年9月,欧莱雅集团宣布将任命原北亚区总裁、欧莱雅中国首席执行官费博瑞(Fabrice MEGARBANE)为欧莱雅集团首席执行官;更值得关注的是,欧莱雅新设立了“欧莱雅中国副首席执行官”的职位,这个职位将由现任欧莱雅中国区高档化妆品部总经理的马晓宇担任,分管欧莱雅中国业务部门。

 

值得关注的是同期欧莱雅共公布了4则人事变动中,2则都与中国市场有关。以上种种,均能看出欧莱雅对未来中国市场的高度重视,而欧莱雅在中国的征程也仍在继续。

 

 

文本经授权发布,不代表美妆头条立场,如若转载请联系原作者。若对文本内容有疑议,点击投诉举报。

最新评论

查看更多

优选品牌
更多

北极泉

谷雨

悠鲜

法兰琳卡

优选工厂
更多

天津尚美

科盈集团

美中集团

绵花棠

优选服务商
更多

IFF健康与生物科技事业部

同康美妆

贤俊龙彩印

合众集团

优选品牌
进入>
优选工厂
进入>
企业服务
进入>
全球美妆产业新媒体
美妆头条,全球美妆产业新媒体,是化妆品行业影响力垂直媒体。 构建产业集群生态圈,打造美妆产业赋能平台。美妆头条立足引领美妆产业进化,从思想、经营、资源等多方面推动美妆产业升级发展。
展开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我要入驻

联系我们

加入社群

关注公众号

商务合作联系电话:15920991530

邮箱:1453879133@qq.com

@美妆头条 粤ICP备15110395-1号 粤公网安备 4401102000241号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