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荣又复杂,或许可以形容当前中国美妆产业的发展现状。
而在投融资这片洞察先机的海域,资本的流向同样经历着深刻的重塑。它们一方面保持对高增长潜力的热情追逐,另一方面也愈发理性和审慎,开始在更具确定性的领域布局,以寻求长期价值的稳定支撑。
9月份,美妆行业有多少家企业获得了投资者另眼相看,它们到底有哪些“过人之处”吸引了资本的眼球?
据《美妆头条》新媒体不完全统计,9月份美妆行业共发生6起相关重要投/融资事件,未披露融资金额的共有2起,其余融资金额合计超2亿元。
国货护肤品牌“拿下”雷军
印度DTC品牌“吸金”最高
国货护肤品牌欧佩莱OPELESIS宣布已于今年年初完成Pre-A轮融资,投资方为雷军与许达来联合创立的顺为资本,本轮融资主要用于生物医学研发创新。
公开资料显示,欧佩莱OPELESIS成立刚满两年,定位轻医美级功效护肤品牌,以科技创新为核心差异点,品牌在瑞士设有研发中心,产品涵盖护肤品、口服保健等类别。
来源:网络
据悉,天津大学化学工程研究所副所长王跃飞教授担任欧佩莱首席科学家,全面主导「功能性神经肽」的开发,为品牌构筑坚实技术根基,开辟差异化的科研路径。
顺为资本在其公众号表示,此次投资,不仅是对欧佩莱前沿创新的认可,也彰显出对中国美妆品牌凭借科研实力突破同质化困局的肯定。
此外,印度DTC母婴用品品牌R for Rabbit也在9月宣布完成2700万美元(约合人民币1.93亿元)B轮融资,本轮融资由Filter Capital领投,3one4 Capital联合领投,交易包含新资金注入和老股转让。
来源:品牌官网
据悉,R for Rabbit于2014年创立,目前品牌已服务超过500万名父母,并与全国超过2000家线下合作伙伴建立合作。
上游领域这把火越烧越旺
生物、医美成为关键词
在9月6起投融资中,资本对上游领域的出手阔绰,使其成为不得不关注的赛道。尤其是医美领域和原料领域,热度不减。
生物活性原料创新企业未名拾光成功完成数千万元人民币B+轮融资,本轮融资由华泰金斯瑞、海邦投资共同注资。
值得提及的是,这是继今年5月获得欧莱雅、纳爱斯集团近亿元投资后,公司再次获得产业资本加持。此次融资资金将重点用于深化 AI 技术平台建设、拓展生物材料多元应用场景,以及加速业务全球化布局,为公司在生物活性原料领域的持续创新与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来源:网络
据悉,未名拾光成立于2021年,是一家专注于生物基创新材料研发及生产的科技公司,业务范围覆盖美妆个护、医美、功能性食品等多个领域,成立仅4年,但已获得6轮融资。
康维健生物医药有限公司也在9月完成B轮融资,投资方包括普华资本、德联资本、鼎晖投资、东方嘉富以及贵州茅台。
据悉,康维健成立于2019年,是一家生物合成技术平台公司,致力于为全球食品、化妆品原料、保健食品原料、药用辅料、动物营养提供安全、优质的产品和服务。
在“颜值经济”的发力下,层出不穷的医美项目满足了当下消费者爱美的天性,也成为投资人眼中的“香饽饽”。
据《美妆头条》新媒体不完全统计,从2021年至今,50多家机构或个人投资了医美相关企业,砸下上百亿真金白银。其中不乏高瓴、高盛、软银、IDG等顶级投资机构,小米、腾讯等企业巨头更是多次出手投资医美赛道。
在9月份,就有两家医美相关企业受到资本青睐。
国内丝素蛋白医美材料领域的领先企业维纳丝医疗科技(苏州)有限公司,正式宣布完成Pre-A轮数千万元融资。本轮融资由怀格资本领投,老股东翰驰基金持续加码,距离上一轮天使轮融资仅时隔半年。除核心凝胶产品外,维纳丝医疗还积极布局水光针、软组织修复等三类医疗器械管线,并延伸至二类敷料与功能性护肤领域。
来源:企查查官网
宁波畅丰生物技术有限公司也完成Pre-A轮融资,融资额数千万人民币,参与投资的机构包括承树投资,宁波天使投资引导基金,宁波康兮生物,宁波万力。据悉,畅丰生物是一家专注于医美、口腔、骨科和肿瘤等多领域的创新生物医用材料平台企业。
从上述融资案例可见,9月的美妆融资市场既是淘汰赛的缩影,也是行业升级的开端。
在资本回归理性的背景下,真正的技术创新者与产业整合者正逐渐凸显价值。对于企业而言,与其追逐流量风口,不如深耕技术壁垒与供应链能力,毕竟在繁荣又复杂的市场中,唯有锚定长期价值,才能穿越周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