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发新股、募资“双降”!
2024年上半年,中国A股市场共上市了44只新股,首发募资324.93亿元,分别下降74.57%、84.5%。2023年上半年首发新股为173家、募资2096.77亿元。这44只新股,主要来自电子、机械、设备三大产业。
据统计,2024年上半年审核上会29家IPO企业。其中,27家获通过,1家被否,1家暂缓,通过率为93.10%。此外,还有2家上会前夕取消审议。
2024年上半年,A股有298家IPO企业“折戟”。其中,294家撤回,4家终止注册。
根据官方网站显示,截至2024年6月30日,IPO排队企业数量为407家。其中,创业板136家、北交所114家、上交所主板61家、科创板49家、深交所主板47家。与2023年同期886家IPO排队数量,同比下降54.06%。
美妆头条注意到,IPO排队数量大幅下降,上会、过会企业少之又少,“折戟”IPO企业越来越多,首发新股上市企业数量、首发募资总额断崖式下降……如今,IPO热情不再“高涨”,IPO市场持续遇冷。
芭微股份,A股上市“独苗”
扫描中国化妆品行业,IPO企业屈指可数。截至2024年6月底,A股仅有1家企业上市。这颗“独苗”为北交所IPO企业芭微股份(837023)。
2024年3月29日,“北交所美妆第一股”芭微股份(837023)敲钟上市,芭薇股份是今年国内首家成功在A股上市美妆企业,也是今年上半年化妆品行业唯一上市企业。
通过财报可知,“独苗”芭微股份,2021-2023年营收分别为4.16亿元、4.59亿元、4.69亿元,同比增长分别为32.34%、10.54%、2.02%;净利润分别为2125万元、3804万元、4116万元,同比增长分别为-25.06%、79.00%、8.20%。在ODM制造业特别“卷”,又经历了特殊的三年“磨砺”的大环境下,这个盈利能力、增长幅度还是非常不错。
如今,在中国美妆制造上市或挂牌的10来家本土企业来看,芭薇股份(5亿级)已经成长为一家“头部工厂”,其营收与规模仅次于诺斯贝尔(20+亿级),稳居第二。
中草香料:已过会,未注册
创立于2009年的中草香料成,是一家专注于香精香料的研发、生产和销售的综合性制造企业,主要产品包括凉味剂、合成香料和天然香料。
中草香料财务数据显示,2020-2023年公司营收分别为1.11亿元、1.56亿元、1.89亿元、2.06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439.14万元、2296.38万元、3771.25万元、4103.59万元;净利率分别为12.96%、14.72%、19.95%、19.92%,呈逐年递增之势。中草香料在日化领域的合作客户主要包括德之馨、芬美意、奇华顿等。
2024年2月26日,中草香料(870800)在北交所IPO顺利过会。此举意味着,中草香料离正式“敲钟”不远了。同时,也意味着中国日化香料香精领域的上市企业阵营,将再添一名“大将”。
但是,好事多磨,中草香料虽然今年2月过会,但至今尚未提交注册。中草香料遭遇的“问询”是——中草香料与前员工成立公司产生关联交易,引起北交所关注。北交所要求中草香料说明何青任职公司行政部员工时设立贝利化工的目的和背景。
坚守阵地,2家IPO排队
美妆头条梳理发现,在A股407家IPO排队企业里,化妆品行业还有2家在“创业板”坚守阵地:一家是格林生物科技,显示为“已问询”;一家是北京数聚智连科技,显示为“中止”。其他的企业已经“折戟”,或转战“港股”。
格林生物
格林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格林生物)成立于1999年,是一家以生产、研发、营销生物香料(松节油系列、柏木油系列和全合成系列香料)为一体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格林生物的客户包括奇华顿、芬美意、IFF、德之馨、曼氏和宝洁等国际巨头。
2024年6月,格林生物再战IPO,更新了招股书,并公布了2023年业绩情况。
招股书数据显示,格林生物2020-2023年营收分别为5.40亿元、5.94亿元、6.31亿元、7.35亿元;净利润分别为6442.96万元、4074.14万元、6813.69万元、9292.41万元;净利率分别为11.93%、6.86%、10.79%、12.64%;研发费率分别为3.37%、3.44%、3.49%、3.59%。
格林生物拟在深交所创业板上市,募资总金额为3.75亿元。募集资金拟用于新增年产6800吨高级香料项目、智能工厂建设项目、补充流动资金项目。公开资料显示,格林生物现有香料产品产能 8,682 吨/年。
在中国香精香料领域,拥有新和成(002001)、华宝股份(300741)、安德利(605198)、爱普股份(603020)、亚香股份(301220)、新化股份(603867)、 华业香料(300886)、中国波顿(03318)、科思股份(300856)等一批上市企业。
在IPO政策缩紧的大环境下,中草香料、格林生物、万香科技等香料香精企业上市越来越难。实际上,它们不是IPO市场新兵,有的企业曾数次冲刺上市失败。
数聚智连
北京数聚智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数聚智连),是一家以效果营销驱动销售的整合型品牌运营公司,致力于帮助国内外品牌在中国市场实现品牌爆发。公司合作品牌集中在三大领域:母婴营养、消费电子、美妆快消。欧舒丹、OLAY、高露洁等是数聚智连代运营的美妆个护品牌。
事实上,数聚智连已过会22个月(2022年9月2日过会),但目前仍未提交注册,其在创业板排队显示为“中止”。过会至今,其没有更新2022—2023年的财务数据。
招股书显示,2019—2021年数聚智连分别实现营业收入10.80亿元、14.73亿元、17.71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29.76%、36.42%、20.19%;分别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4450.79万元、8740.95万元、8598.37万元,同比增速分别为78.53%、96.39%、-1.63%。
2019—2021年,数聚智连线上零售业务收入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例分别为63.13%、63.84%、49.86%,渠道分销业务收入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例分别为9.97%、13.41%、23.46%。
2022年数聚智连IPO过会后,行业认为其将成为继若羽臣(003010)、壹网壹创(300792)、丽人丽妆(605136)、凯淳股份(301001)、青木股份(301110)后第六家在国内A股上市的电商代运营商。但是,当所有代运营企业遭遇业绩下滑后,电商代运营感觉成为了“鸡肋”,这也许是数聚智连没有更新财务数据的主要原因。
A股IPO失意,转战“港股”
与A股44家相比,港股新上市企业数量更少。据Wind统计,2024年上半年,港股新增30家上市公司,数量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总共募集资金净额为133.5亿港元,同比下降26%,其中一家为创业板,也是港股近三年半来首家创业板公司。
据Wind统计,2024年1-6月向港交所递交IPO申请聆讯的企业共计123家。其中,1家已通过聆讯尚未招股,还有70家首次递交申请。从IPO递表和聆讯的进度看,今年下半年香港IPO市场有望继续回暖,全年募资规模大概率会超过去年。
屡败屡战,A股IPO失意,改道港股!
苦熬七年冲刺A股无果后(2016正式开启IPO之路),2024年4月8日,毛戈平提交招股书拟赴香港上市,中金国际为其独家保荐人。
赴港上市招股书显示,2021—2023年,毛戈平营业收入分别为15.77亿元、18.29亿元和28.86亿元人民币,复合年增长率为35.3%;同期净利润分别为3.31亿元、3.52亿元和6.63亿元人民币,复合年增长率为41.6%。如此业绩,可谓靓丽。
有媒体报道称,毛戈平将于今年7月初启动第二轮香港NDR(非交易路演),IPO交易规模约2-3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4.52亿元-21.79亿元),目标今年9月正式登陆港交所。
7年、四战的“IPO钉子户”毛戈平终于要登陆资本市场了吗?让我们拭目以待!
除毛戈平外,港股同样有一个“打不死的小强”——广东快客电子商务有限公司(简称:KK集团),创立于2015年,是国内领先的潮流零售企业,集团践行多品牌战略,旗下精致生活方式集合品牌KKV、美妆集合品牌THE COLORIST调色师、全球潮玩文化集合品牌X11等多个优质品牌。
KK集团在2021年11月、2023年1月、2023年7月三次向港交所“递表”均失效。2024年1月31日,KK集团再次更新招股书,四度冲击港股IPO,摩根士丹利担任独家保荐人。
招股书显示,2020年、2021年、2022年及2023年前10月,KK集团实现营收分别为16.5亿元、35.2亿元、35.5亿元和47.7亿元,实现净利润-20.2亿元、-56.8亿元、0.6亿元、2.1亿元。
据招股书介绍,KK集团2023年前10月经营状况的全面好转得益于门店销量、销售额的快速增长。2023年其单店月均GMV达73.4万元,同比增长43.8%;月均交易单量达1.18万单,同比增长48.4%。
最新数据显示,KK集团在中国、印度尼西亚总计拥有约800家门店,其中680家为直营门店,120家为加盟店。
但是,2024年时间已经过半,KK集团港股IPO依然还没有消息。
更可惜的是,于2022年年初向港交所递交上市申请的舒客母公司——薇美姿,至今应该早已放弃IPO申请,“港股国货牙膏第一股”梦碎,而且近期陷入纠纷仲裁之中。
美妆头条注意到,由于A股持续收紧的IPO监管政策,今年扎堆港股递表的公司显得格外密集,整个6月共有28家内地各行业公司向港股递交招股书。
数据显示,2024年上半年,港股市场已有22家上市公司退市,包括14家因上市规则被除牌的,还有8家采用私有化等方式自愿撤回上市地位的。因此,目前香港市场共计有2610家上市公司,其中,主板2287家,创业板323家。
去年受美联储加息、内地经济增长不及预期等多重因素扰动,港股面临估值低、流动性不足、融资难等压力。因此,2024年上半年港股市场一样流动性欠佳。
随着港股市场的回暖和上市制度的优化,预计将有更多优质企业选择在港上市。在化妆品行业,考虑最早将于2024年赴香港上市的伽蓝集团,已由2024年1月17日更名为自然堂集团。消息称,其拟募资不超过5亿美元(约合人民币36.7亿元)。
结 语
在2023年,包括毛戈平、法兰林卡母公司环亚、原料公司湃肽生物、美妆代运营企业拉拉米等,都终止了IPO。
国家“阶段性收紧IPO节奏”后,如今无论是A股,还是港股,其流动性紧、估值低、融资难环环相扣。
2024年上半年,美妆企业IPO “上市热”似乎在持续退烧、降温。在IPO市场持续遇冷、步入“静默期”后,企业只能苦练内功,再启IPO还需静待时机!